信用卡的诱惑

在我们的理财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问题,而在众多问题当中,最严重的莫过于负债。

我一直都提倡 “零负债” 这个概念,回看我们的生活当中,最容易得到而又最难摆脱的负债非属房屋贷款和汽车贷款。

虽然这两样负债或多或少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还有一样负债不能不提,因为大家会不知不觉中踏入这个陷阱中,并且难以抽身,这个那么具备吸引力的陷阱叫做 “信用卡” 。

让我们先来看看信用卡的起源:

“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开展了凭信用筹码在本商号或公司或汽油站购货的赊销服务业务,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据说有一天,美国商人弗兰克·麦克纳马拉在纽约一家饭店招待客人用餐,就餐后发现他的钱包忘记带在身边,因而深感难堪,不得不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饭店结账。于是麦克纳马拉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1950年春,麦克纳马拉与他的好友施奈德合作投资一万美元,在纽约创立了“大来俱乐部”(Diners Club),即大来信用卡公司的前身。大来俱乐部为会员们提供一种能够证明身份和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卡片可以记账消费。这种无须银行办理的信用卡的性质仍属于商业信用卡。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

1959年,美国的美洲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洲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信用卡不仅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

资料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8153.htm


信用卡的原意是要提供一个便利给大家,当我们外出的时候,不再需要拿着一大堆的钞票,只要一卡在手,任何金钱上的交易都能解决。

从以上的资料看来,当初成立信用卡确实是一项举世闻名并且让人赞美的创举。

到了 1952 年,银行家开始意识到信用卡的广泛,灵机一动,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过后就大量的生产,最后演变成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的情景。

最近,马来西亚的银行更不断的推出不同的信用卡优惠,有些给予现金的回扣,有些给予奖品的奖励,无论多么吸引人的优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你成为他们的顾客,难听的说,他们想要你成为他们的“卡奴”。

在众多信用卡里,有一张叫做 OCBC Titanum 的信用卡,他给予非常好的优惠。凡是添油,购物 (hypermarket),吃饭,还账单,他都给予 5% 的现金折扣。

当我介绍这张卡给我的朋友时,朋友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给予那么好的优惠,那他赚什么?”

哈,朋友问到了重点,很多人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银行给予那么好的优惠,那到底银行能得到什么?

从我个人的观察,发放信用卡的银行其实在考验着我们的 “自律能力”。

只要你用他们的服务,当你的自律能力差一点的时候,也就是没有能力还 “卡债” 的时候,银行就出招了,他以每年 18% 的利息和你计算,长期累积下来,我相信没有自律能力的用户不但把所有优惠倒贴回给银行,甚至每个月还需要 “供还” 所欠下的卡债。

假设一位月入 RM 4000 的打工族,我称他为 Mr A,Mr A 每个月大概刷 RM 1500 的卡债 (生活费用),扣除了所有支出,每个月还有剩下 RM 500 的多余钱。

在 “自律” 的情况下,每个月的卡账并没有超出,而且收入还有剩余的资金,一切都非常完美的在进行着,但,我们的人生那里可能毫无出错,当我们出错的一刻,陷阱已经准备好等我们跌进去了。

银行家就是在等这一刻的来临,一个我们 “自律” 失衡的时候,简简单单的马失前蹄,可能会陷入永不翻身的地步。

不要以为我危言耸听,我就尝试给一个例子:

Mr A 的财务状况可以说是不错,每个月够吃够用,还有剩余的资金,但,人是不知足的,可能有一天,Mr A 想要出国走走,兜兜风,看看世界。

啊,考验就来了。

当我们出国旅游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运用到信用卡,假设 Mr A 去了香港一趟,刷了 RM 3000 的卡账,到了账单来的时候,Mr. A 可能会看傻了一下。

平时的卡账只是区区的 RM 1500,而旅游后的账单可是变成了 RM 4500。

如果 Mr A 有好好利用每个月多出来的 RM 500 来成立一个后备资金,那问题当然不大,但,如果 Mr. A 是完全没有任何后备资金呢,又或者 Mr. A 的后备资金不足够清还旅游时的卡债 (RM 3000) 呢?

那就严重了。

假设 Mr. A 有 RM 1000 的后备资金,旅游的卡债还剩下 RM 2000,只要把每个月多余的 RM 500 用来还债,那 4 个月后 Mr. A 就脱离了 “卡奴” 的行列。

(以上只是随意给的例子,并没有加入任何利息等的计算)

不要忘记,在这个四个月里,Mr. A 可要非常的 “自律”,不能行差踏错半步,不然卡债就永远都还不清了。

旅行只是一个例子,我们的生活里还有很多类似的陷阱,如没有自律的购买货品也会让我们陷入这些深坑了。

“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自算”

生活的花费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自律并不是不可行,但要长期的自律就非常考验个人的修为。我自认就没有这种修为,每当我旅游或购买货品时,我都会不知不觉陷入这些陷阱了。

既然没有办法自律,但也不能让卡债牵着我们走,最好的方法就是成立自己的后备资金,这个后备资金是用于应付一些预料不到的意外,这个意外不一定是卡债,任何突然发生的财务状况都能使用这笔资金。

在我的理财概念里,除了生活资金和投资资金,后备资金就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如何成立后备资金?

我们可以从收入里多余的资金,把部分用于投资,再把部分成立一个后备资金,后备资金不需要很多,只要足够我们应付财务问题就够了,但,有一点要注意,后备资金也需要有抗衡通膨的能力,至于抵抗通膨的方法可以有很多,每个人的做法也不一样,而我个人喜欢把后备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停放在 FD 里,另一部分停放在稳定的 REIT 里,以 FD + REIT 的利息,我的后备资金就拥有了足以抗衡通膨的能力了。

眼看时下越来越多年轻人陷入 “卡债旋风” 里,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希望看了这篇文章,大家能了解到信用卡的危害。

只要有效的利用我们手里的资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 !!!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无憾

【新文】我有一个环游世界梦

二十,三十,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