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神的一生最錯
( 美 國) 股神巴菲特縱橫金融市場,幾乎戰無不勝,但他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了一位自己心愛的賢內助。巴菲特與首任妻子蘇珊的關係一向耐人尋味,剛出版的股神“正版 自傳”《雪球》The Snowball: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便詳細披露了巴菲特與蘇珊婚姻失敗的始末。 當蘇珊於2004年去世時,股神只能泣不成聲,子 女 們見到老父情緒崩潰,也只能叫他不要去媽媽的葬禮。對於當年自己負了太太,巴菲特確是懊悔不已,還形容那是“一生最大錯誤”。流行歌曲《愛得太遲》的歌詞,原來就是股神的寫照。 認識蘇珊的親朋,都覺得她是個隨和有彈性的細心體貼媽媽。結婚後不久,蘇珊已明白到,巴菲特把 自己的工作,當成了是某種神聖的任務。但她仍極力想他抽點時間和精神在家人之上,例如定時去度假、到餐廳用膳。她有一句金句:“任何人都可以做父親(生 父),但你應該做一個(關心子女的)Daddy。”但她這句話的對象,卻偏偏不是這樣的一種Daddy。 在餐桌上,巴菲特偶爾也會因為一些有趣事笑起來,但他絕少 說 話,常令人覺得他的腦袋心思不知道到了那裡。面對小子女們的旺盛精力,巴菲特索性就交由妻子去“處理”他們。總之,巴菲特的態度就是“家事別煩 我 ”。 試過有一次,蘇珊出現腎感染,但她對自己腎臟有病的關心,還未及“不想打擾丈夫”的大,原來巴菲特對疾病與死亡都很敏感和很不自在,在往後的日子,蘇珊甚至把家人訓練到即使任何一人生病,大家都要把關注放在巴菲特身上,彷彿巴菲特才是病人和需要照料。 當時蘇珊正忙於為舉家搬新屋做準備,為人妻子,當然想把新屋裝修得亮麗一點。蘇珊粗略估算,裝 修大約要花1萬5000美元,但當年的巴菲特,卻是個“很慳家”的人,寧願多留點錢去錢生錢。知道妻子想豪裝,巴菲特覺得如此裝修金額“幾乎是要了他的命 ”。妻子想花錢,老公想勒住,但兩人又不想對方不高興,兩人這種性格,結果就慢慢形成了一種“相敬如賓”的討價還價關係。 蘇珊善解人意,愈是有困難的人,她就愈肯幫忙。就算是對認識不深的人,她都會很用心聆聽。她在家中也扮演著這種“告解 天 使”的角色。隨著巴菲特事業步步高陞,子女們也漸漸長大,開始準備上中學,有朋友形容當時的蘇珊,就像一個沒有老公的單親媽媽。 巴菲特偶爾也會在家人要求下,出席子女的學校活動,又或給子女打球耍樂時玩一兩下,...